第564章 背后的刺刀(第一更) (第2/2页)
赵成这么说,显然就是他们那已经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了,你安条克三世啥都不用管,你就是出人就行,出了人之后你就消停的在这等着,到时候有了好的结果,那对你安条克三世也是十分的不错的,要是没有好的结果,你就装作不知道就完事了。
安条克三世并不傻,他当然知道这件事一旦成功了对于自己的王朝有着多么大的意义,失败了自己则是就损失几十个精锐而已,这样的买卖,除非安条克三世是个大傻子,要不他是肯定会去做的。
“既然如此,我给你们五十人,这五十人,全部都是我塞琉王朝最为精锐的勇士,若是你们失败了,我也部追究你们,但是你们一旦让对方知道了这件事和我塞琉王朝有关的话,不等他们抓到你们,我就先让你们不知道死在什么地方!”
软硬兼施,这是安条克三世一贯的作风,你们不是要二十个吗,那好,我给你五十,但是要是把身份给透漏出去了的话,那可就是个死了。
赵成自然不怕安条克三世的吓唬,他这次之所以过来,其实借人还真的是次要的,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安条克三世知道这件事是他们要去做的,可别提前不打招呼,到时候一旦做成功了的话,人家安条克三世都不知道是谁干的。
这件事做好了之后,赵成带着意外收获的五十个塞琉勇士赶回了城中,在城主府邸里面,胡亥和赵虎都在焦急的等待着他,显然是他不把这个消息送到,这件事是不会开始的。
看到赵成带着五十人回来了,胡亥和赵虎倒是松了口气,这起码说明安条克三世对于这件事是支持的,虽然说是失败了也不会让他的塞琉王朝掺和进去,但是到时候情况要是真的起了变化的话,有些事儿可就由不得他了。
赵虎临时试了试那五十人的能耐发现还真就不错,于是他果断放弃了之前挑选出来的那些个雇佣兵,带着这些塞琉的勇士,换上了一身奇怪的衣衫之后,趁着夜色就出发了。
经过了前几天的忙活,嬴高到这里的主要目的都已经完成了,但是他还没有回去的打算,能到这孔雀王朝的地界上,可不是随便就能来的,方方面面的必须都得安排好了才能动弹这一次,所以嬴高不想就光看看华氏城就完事了,他还想要找几个大秦刚刚才控制住的地方看一看。
本来蒙恬和陆贾都是反对的,但是他们俩却谁都没说出来反对的话,原因很简单,就是一旦他们不同意嬴高到一些个城池之中视察的话,可不就是说明他们对这些个城池管理的并不好,怕嬴高去了之后发现问题吗?
在这样的想法作祟之下,陆贾和蒙恬只能是让嬴高在地图上任意选择城池,你选上哪个,咱们就去哪个,省着嬴高怀疑陆贾和蒙恬有啥事儿瞒着嬴高。
就这样,嬴高大手一挥,选择了一个距离华氏城稍微有一点距离的城池,不但想要到这个城池中去看一看,还想在回来的途中对沿途的几个城池全部都考察一番。
其实嬴高倒不是信不着陆贾和蒙恬,而是想要看一看,距离华氏城和西域越远的地方,孔雀王朝的百姓对于大秦的态度都是什么样的。
蒙恬粗略的计算了一下,这一个来回基本上就需要至少半月以上的时间,于是乎他决定亲自护送着嬴高,毕竟在华氏城的另一侧的各个城池中都没有登记那里百姓的户口,按照他们原本的计划,并没有到登记户口的那一步,并且距离那一步还差着不近的距离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城池中每天进出的人都是非常的多的,万一有人混进了城中,压根就没人能发现得了。
为了嬴高的安全问题,除了田言带着的二百精锐禁卫之外,蒙恬还几乎把他手底下的亲兵都给带去了,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就奔着嬴高想要去的那个城池去了。
现在这些城池所处的阶段,那正是大秦的官吏和军士还有一些个作为翻译的读书人在城中跟那里的百姓宣传大秦的律法,普及大秦的知识,还有教习他们大秦简单的语言。
这个过程绝对是漫长的,只有当孔雀王朝的百姓至少能够粗通大秦的语言之后,他们才能真正的理解大秦的律法,然后懂得大秦和之前的孔雀王朝相比究竟好在什么地方了,按照陆贾和蒙恬之前的预测,这个过程至少要持续一年的时间。
走在华氏城到他选定的城池之间的道路上,嬴高又一次体会到了啥叫一手好牌打了个稀烂。
孔雀王朝不论是城池的规模还是道路的情况,那绝对都是比始皇帝时期的大秦不知道强了多少,虽然没有统一尺寸的直道,但是他们的道路条件却反应出来了其实原来的这里有多么的繁华。但是这一切,舍利输迦都没有把握住。
但是嬴高同时也明白带来这样繁华的乃是之前孔雀王朝上面的高级种姓,和普普通通的孔雀王朝百姓是没有一点关系的,而大秦的到来,就是为了改变这一点的。
与此同时,嬴高一行人的行踪被远处的一个高大的黑衣人默默的都看在了眼中。
“这厮竟然真的像胡亥公子所说的那样,去往了这么一个遥远的城池,莫非是当真以为一个蒙恬就能够护佑得他周全?”
这个大汉显然正是赵虎,但是安条克三世给他们的那五十个塞琉勇士现在却不在他的身边,不知道被他给安排到了什么地方去了,赵虎看了看嬴高他们一行人,之后若有所思的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嬴高这一路走来,还真就没发现有什么危险,所以到了城中之后,对于蒙恬所率领的大军对于孔雀王朝的治安的管理还是十分认可的,并且在到达城中的当夜就夸奖了蒙恬几句,这倒是让蒙恬十分的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