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你挖河来我通渠 (第2/2页)
原唐州七县时,共有四万两千户,人口十八万。
如今划出方城,仅有三万八千户。
从八月份开始移民,三个月时间,增加了一万户。
共有四万八千户,人口近二十万。
这么多人口,只能先开荒,把地翻出来,要种粮食也是明年的事了。
南阳给唐州送来了大量的粮食,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这些移民饿死啊。
这此大规模的运粮,让周宽切身感受到,南阳要去唐州的比阳,真不是一般的绕路。
南阳的粮食装船之后,走淯水南下,过新野后,在淯水与比水交汇处转进入比水,一路北行,过上马县东进,才能到达比阳。
整个绕了一个大“V”字形的路程。
不仅绕路,还耽误时间,这要是唐州有事,南阳救急,怕是黄花菜都凉了。
“主公,今年唐州安置了四五万的流民,光吃饭,也没什么产出,就是翻了些荒地,一入冬也就歇了。我想着,能否还像以前一样,以工代赈,做点水利工程。”
“可以啊。要把他们都动员起来,不能干闲着,太闲了容易闹事。”
周宽拿出一张图纸来。
李裕一瞧,竟然是一张水利规划图。
就见图上,向城与方城之间画了一条直线。
“这,是什么意思?”
“主公,只要在向城的淯水与方城之间联通一条水道,那么南阳的货物不仅可以通过水道进入堵水,畅通唐州,方城的军资补给也就及时了,可谓一举多得。主公以为如何?”
李裕盯着图上的线条,上下左右的看。
果如周宽所言。
只要在向城方向横向打通淯水与堵水之间的水道,再去唐州可直接进入堵水、比水,直通上马县、比阳县,走醴水可通平氏县。
真是一通百通。
要是再往东延长这个水道,则可直通方城。
到时候,不仅南阳与方城之间可通过运河相连,生产贸易两便,最重要的是军资粮草的运输,要是把水道从方城直通方城关呢?
那方城关还不万无一失?!
想想这里面的军事价值,李裕眼睛都红了。
这次他为什么没有趁胜追击,把马殷赶出湖南?不就是怕朱温在背后偷袭吗?
如今有了南阳直通方城关的水道,那自己的后顾之忧会少很多。
“好,长史所虑极是。嗯,应征发南阳和唐州青壮,大力开挖河道,确保方城的水路交通。”
“是。”
“呃,对了,此水道就命名为向方运河。”
“是。”
见议事已毕,李裕就要宣布散会了。
高适却赶紧出班,奏道:“主公,臣也有水利工程,请主公过目。”
高适也拿出了一张图纸。
李裕看着高适眨眨眼,心说刚才你怎么不说?
拿过图纸一看,竟然是一张地图。
“高长史这是何意?”
高适赶紧凑到跟前来,指着地图上的空白处说道:“主公,今年随州虽然大丰收,可人口太多,冬天也不能让他们闲着。”
“您看这里。”
他指着唐城与枣阳之间的空白处。
“如果在唐城的溠水处开一条通往枣阳的水道,则可联通溠水与白水。这样我随州不仅可西连襄阳,东南与淮南安州、沔州、江夏相通,也可与南阳水道相连,到时我南阳物产尽可走大江入江南矣。”
李裕眨眨眼,再看看地图,还真是这么回事。
“那,这么说,邓州、唐州、随州都要搞水利工程?”
周宽、陈班、高适都像小鸡啄米般点着头。
“我们的粮食……”
“放心,粮食自筹。”
“这样也行?”
“嘿嘿,主公,只有我唐州需要官府救济。”
“是啊,我邓州流民有口粮,只需少量的补给即可。”
“我随州的粮食更多,不需要补给,可自给自足。”
“好,既然这样,那就干吧,我支持你们。”
一时之间,南阳辖区的三州张贴了告示,征发青壮,挖河通渠。
一场轰轰烈烈的冬季水利施工展开了。